可能性

2014/7/17 上午9:31:48

当概率论的思想深入人心,当世界在我们面前不再确定,强迫症们该如何应对?

自从休谟一本人性论,论述了人类认知事物规律的本质之后,对人类“反观自身”的心理学便开始慢慢发展起来。

表面看来,我们看到的事物都具有因果,基督教推至第一因,佛教推至因果轮回。总之,在人类看来,万事万物都处于因果大网之中。

事实上,我们只是看到事物发生了。当一件事的发生,总是伴随另一件事,我们就会认为这两件事具有因果关联。看它们发生的顺序就可以看出哪个是因哪个是果。

可是当社会科学慢慢发展起来,这个因果论调渐渐的无力解释诸多现象。终于,蝴蝶效应这一概念的出现,才算是人类为认识自身又前进一大步。在复杂系统中,线性关联不再具有说服力,而社会科学,也需打破线性逻辑的藩篱。(如资本论)。

自量子理论以来,平行世界深入人心,关于时空有了新的认识。蝴蝶效应更是有许多电影试图表达:关于可能性的豆列
从这些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,即使只是分子级别的变化,也会在时间的酝酿下集腋成裘,众材火高。

意识到这点,人类发现自己的智商真的不够用了,若要写一点有说服力的东西,“思考周全”的成本越来越大,更不用说搞科研的了。当然,后来随着学科的细分,人类通过缩小自己的视角来增大自己在“视界”内的话语权,算是成功适应了这一变化。专注XX二十年,就是这个味儿。

曾在科幻世界看到一篇讲牛逼电脑的科幻文,说某台电脑可以模拟一个宇宙,通过试错,找到了咋们这个宇宙爆炸时的初始值,模拟一段时间,运算到现在的时刻,可以看到丝毫不差的对应,就像此宇宙的一个副本或者镜像,看到过去未来,想想就酸爽得有了尿意。。
事实上稍加思考就知道这和穿越时空到过去一样是个悖论,就如同两面相对的镜子,(理论上)可以看到无限的多个镜中空间。这阐释了一个道理,一旦自我指涉,所有系统都要面对无限迭代的尴尬境地。所以在《GEB》中,表述了人类与AI的差距或许就在于此。
同样这也说明了未来是无法预测的,一旦预测,就等于对该系统有了干涉,产生涟漪。

苦逼的人类,拥抱不确定性吧。即使世界乱糟糟,只要自己能自产一些安全感,那些_一定要为世界找个理由_这样的问题,就不用太放在心上。就像意义里说得一样,意义其实没啥意义。

可是由于人类的智商跟不上社会演化速度,根植在生理上的恐惧主导着人们的生活。能自产安全感的毕竟只是少数人,玻璃心道德狗还会不断涌现,污染视听,阻碍社会进步。